本報訊 自閉癥,也稱孤獨癥,是一種腦發(fā)育性障礙,以社會交往障礙、溝通交流障礙和重復局限的興趣行為為主要特征。自閉癥起病于三歲之前,三歲以后表現(xiàn)明顯,絕大多數(shù)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。2006年起,我國將孤獨癥歸類為精神殘疾。
帶著社會責任和使命,11月2日下午,忻州心予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彭帥臣主任受邀前往忻州師范學院,為該校愛心社的學生們進行了以《自閉癥康復與干預》為主題的專題講座。
彭主任一上臺,就感受到了同學們的熱情與期待,簡單地介紹了自閉癥的基本知識后,本次講座正式進入主題。
專業(yè)嚴謹又通俗易懂的講授方式,讓學生們對自閉癥兒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,知道面對自閉癥兒童時,如何與他們交流和互動。講座結束后,大學生們深有感觸,大家紛紛表示,愿意在每周五下午抽出時間到心予康復中心陪同孩子們上課,陪伴患有自閉癥的兒童,用實際行動關愛“星星的孩子”,呼吁更多志愿者參與到關愛自閉癥兒童愛心活動中來。
據(jù)了解,忻州心予孤獨癥康復中心是從事2-6歲孤獨癥兒童早期干預的專業(yè)機構。目前社會對孤獨癥的認識有待提高,該機構希望通過多種宣傳方式,讓社會更多關注“星星的孩子”,更好地去接納和包容自閉癥患者和他們的家人,沒有歧視,平等地對待他們,給予他們溫暖,幫助他們走出自我精神世界,融入社會大家庭。
忻州心予孤獨癥康復中心呼吁:“希望社會能對我們的孩子們再多一份理解、多一份關注與尊重,讓他們知道,他們并不孤獨,因為有許多人一直守護他們?!眻D為自閉癥講座現(xiàn)場。(王陽)
(責任編輯:梁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