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榴蓮價格跳水說開去 |
2024年05月23日 09時13分 中經網 |
近段時間,“榴蓮價格跳水”的詞條頻頻沖上熱搜,不少“吃貨”聞風而動,掀起了一股榴蓮消費熱。根據北京新發(fā)地市場公布的價格行情,4月20日至5月10日,泰國金枕榴蓮每斤平均價格從34元降至24元。榴蓮價格變得越來越親民。 價格變化的背后,既有東南亞國家榴蓮進入集中采摘上市期等因素,也與多國爭搶中國市場有關。2022年以來,中國開始允許越南、菲律賓等東盟國家對華出口鮮榴蓮,打破了泰國“獨占”中國鮮榴蓮市場的局面。相關數據顯示,2022年中國進口鮮榴蓮82.5萬噸,其中近95%來自泰國;2023年,中國進口142.6萬噸鮮榴蓮,增幅超七成,其中92.9萬噸來自泰國,49.3萬噸來自越南。 近年來,中國榴蓮市場需求快速增長。有數據顯示,過去兩年,全球榴蓮需求同比飆升400%,其中,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榴蓮進口國,年進口額均超過40億美元,占全球需求的91%。 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,泰國、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積極擴充產量,力求在中國大市場上“一決高下”。目前,越南全國榴蓮種植面積超過11萬公頃,年產量達85萬噸。泰國政府部門此前預測,由于果農不斷擴大榴蓮種植面積,全國2023至2024年度的榴蓮產量將增加15.3%。 中國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,也為東南亞國家創(chuàng)造了更加便利的貿易環(huán)境。過去受限于運輸、倉儲等條件,產自東南亞國家的熱帶水果難以大規(guī)模進入中國市場。如今,隨著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合作走深走實,中國—東盟自由貿易區(qū)建設持續(xù)推進,《區(qū)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(xié)定》(RCEP)全面生效,西部陸海新通道等一批互聯互通項目加緊建設,以及跨境冷鏈物流體系和電商平臺快速發(fā)展,各項通關便利條件和措施不斷出臺,使得榴蓮等熱帶水果進入中國市場更加高效便捷。 在中老鐵路“快車”的助力下,東南亞國家對華出口生鮮產品的運輸效率大幅提高。例如,泰國榴蓮過去進入中國,海運需要約7天、公路運輸需要約5天,如今只需3天。據泰國媒體報道,從泰國瑪達普站開往中國廣州的“榴蓮班列”,已打破從泰國運輸水果至中國所需時間的最快紀錄。正如一位采購商所說,中國的“果盤”足夠大,相信未來榴蓮等水果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將更加廣闊。 (作者:孫昌岳 來源:經濟日報) (責任編輯:梁艷) |
【關閉窗口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