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汽車電商發(fā)展已有數(shù)年,天貓、京東、汽車之家等電商或垂直媒體巨頭均已涉足此領域,還有眾多新興的電商購車平臺涌現(xiàn)出來。那么,在電商平臺上買車究竟靠不靠譜?汽車電商那么多,他們 之間有什么區(qū)別?在電商買車要注意哪些坑?
A 兩類汽車電商各有千秋
目前來看,汽車電商主要分為兩大類。一種是入駐電商平臺的各品牌自營店,例如天貓汽車、汽車之家車商城等。這些電商平臺上涵蓋各品牌的官方自營店,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線購車,但主要功能是將用戶導流到線下指定的正規(guī)4S店進行后續(xù)購車流程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在選定了某款車并支付一定的訂金后,即可在前往選定的線下4S店完成購車,通常還可以獲得額外的廠商優(yōu)惠或者電商平臺的補貼。此外,在支付訂金后,后續(xù)購車也有足夠的考慮時間,消費者可以在4S店仔細選擇車輛配置、顏色等。從覆蓋面來說,這類電商的品牌自營店通常覆蓋該品牌全國的4S店,且參與活動的4S店數(shù)量很多,不僅一二線城市能享受到優(yōu)惠,三四線城市也同樣可以。這種線上購車方案,適合絕大多數(shù)消費者。
另一種是諸如彈個車、毛豆新車一類的可提供“分期購”的汽車電商平臺。這些汽車電商平臺往往采取“一口價”的方式進行售賣,而“一口價”往往低于廠商指導價,且車型配置、顏色均在平臺上一次選定。好處是可以省去反復到店的談判成本,但這些電商線下門店車輛和規(guī)模遠不及4S店,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,不少電商平臺甚至在太原沒有線下店。所以在服務方面會有所不足,比如沒有試駕車、后續(xù)的車輛保養(yǎng)等也只能去其他地方。
B各家電商有哪些優(yōu)惠?
眼下馬上就要到“雙十一”了,這兩類汽車電商都推出了哪些優(yōu)惠活動呢?山西晚報記者對主流的線上汽車優(yōu)惠活動進行了梳理,為廣大汽車消費者提供一些參考。
在今年的“雙十一”促銷活動中,第一類汽車電商所在的平臺大都推出了“購車補貼”活動。在某電商APP上搜索“新車補貼”,進入首頁推送的車型多達幾十款,低至五菱宏光MINI EV,高至寶馬MINI、iX3,涵蓋燃油車、電動車,自主品牌、合資品牌、豪華品牌、新造車品牌都有。對于入駐這些平臺的品牌自營店來說,最常見的優(yōu)惠就是“訂車優(yōu)惠”,消費者以一定的價格在網(wǎng)上下訂單,隨后在線下購車時,這筆金額會“膨脹”為更多的購車款,例如別克旗下某款SUV車型,其官方旗艦店推出的“5000元下定膨脹至20000元購車基金”活動;雪佛蘭旗下多款車型推出了“999元新車補貼活動”,線上下單可享受“金融貼息、保險禮遇、置換補貼”等福利優(yōu)惠;上汽大眾推出了“上汽大眾11·11全系車型通用購車券(不含ID系列)”,消費者只需支付9.9元即可獲得“999元現(xiàn)金購車券”。除此之外,這類汽車品牌的自營店還推出了各種售后服務、品牌周邊、預約試駕、汽車配件等優(yōu)惠活動,例如上汽大眾的“超值雙保套餐”、奔馳的“生活精品”品牌周邊產品、奧迪的“線上預約一元試駕”等。
第二類汽車電商的優(yōu)惠同樣不少。山西晚報記者注意到,在某購車APP的首頁位置,其推出了“膨脹禮、紅包雨、大寶箱”等專屬“雙十一”的優(yōu)惠活動。以“‘雙十一’訂金膨脹”為例,消費者支付99元,就可參與最高3000元的購車補貼活動,山西晚報記者注意到,參與品牌這項活動的車企包括比亞迪、廣汽、上汽榮威等主流品牌,不同車型的膨脹金不同。
C線上買車要注意哪些坑?
汽車電商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,這些較為知名的平臺基本都不會有什么大坑。但汽車畢竟是大件消費品,消費者還是應該充分了解清楚購車規(guī)則。
對于第一類電商推出的各種線上補貼,消費者要弄清楚是否可以與線下4S店的優(yōu)惠同享。在線上下單時,要仔細查閱可以核銷的4S店名單,確定所到門店可以享受線上優(yōu)惠,一旦確定,消費者不妨先與4S店談好價格,再放出線上權益。而第二類電商推出的“一口價”售賣方式,建議消費者先對比4S店的優(yōu)惠,畢竟在很多時候,4S的售價也會低于廠商指導價,通過對比才能知道線上“一口價”是否具有優(yōu)勢。
此外,由于第二類電商推出了很多金融貸款方式,比如比較流行的“首付一成開新車”,消費者在資金緊張但卻擁有較強償貸能力時,確實是一種購車選擇,但同時也需要了解其相關政策,這些分期購車往往是以融資租賃形式來賣車,這就需要了解清楚相關規(guī)定。山西晚報記者注意到,這類汽車電商一般會在“購車須知”中詳細說明購車問題,諸如車輛所有權、使用性質、牌照說明、剩余款項結清等,消費者一定要仔細閱讀。
無論在哪類電商平臺購車,如果不是立刻付清全款,首先要弄清楚是“定金”還是“訂金”,前者意味著不可退款,后者有商量余地,但更詳細情況還是要仔細閱讀相應的購車準則,即使商家寫明了是“訂金”,也要明確是否可退再下單,避免在后續(xù)購車中產生不必要的麻煩。此外,還有最重要的一點,不少線上購車會增加附加條款,例如必須購買商業(yè)險、精品附件、提車費等。這些附加條款會增加消費者購車成本,在買車時也需要平衡附加條款所帶來的成本增加,還有一些附加條款會限制消費者享有某些福利的時間,例如很多品牌自營店在今年“雙十一”推出的新車優(yōu)惠活動,線上下單后,消費者需要在11月30日之前在線下4S店完成后續(xù)購車流程,否則相應的優(yōu)惠則不能享有。
總體而言,對于消費者來說,由于汽車的特殊性,不論在哪類汽車電商平臺消費,都不能脫離線下門店,所以,在下單前一定要多選、多看,仔細閱讀相關的要求,享受更多優(yōu)惠的同時,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糾紛。(山西晚報記者 柴旭暉)
(責任編輯:蔡文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