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山西博物院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”上海之旅終于在滬展出,的確吸引眼球,參觀者絡繹不絕。
對于古代,人們總是抱著好奇的心態(tài),此次展出的壁畫,打開了人們了解古代文明的一扇窗。
本次展覽共分為兩部分,共有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時期的12組89件展品。第一部分為“天似穹廬”,共展出3組36件,包括太原市北齊婁睿墓、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、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出土壁畫。畫中人物形象生動,體現(xiàn)了當時各民族在山西匯聚交融、共塑中華文明輝煌的歷程。第二部分為“人亦黃土”,共展出9組53件,包括盂縣皇后村宋金壁畫墓、繁峙南關村金代壁畫墓、忻州南呼延村壁畫墓等出土壁畫。這個部分的墓葬壁畫中大多都會有墓主人的形象出現(xiàn),能讓現(xiàn)代人穿越時空,體驗那份古人生活的美好。
“山西博物院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”未展先火,在上海引起熱議是因為參展壁畫中規(guī)模最大的一件展品——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的壁畫。它長3.2米、高3.5米,因為面積過于巨大,且包裝后運輸?shù)奶厥庑裕虾2┪镳^拆掉了南門,才把壁畫運送到場館里。這是該館開館21年來的首次,在國內(nèi)其他博物館也沒有聽說過。
能讓上海博物館把門拆了的壁畫究竟為何物?九原崗北朝墓葬發(fā)掘于2013年,墓葬內(nèi)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壁畫,尤其是墓道北側(cè)的壁畫,是墓葬中第一次用繪畫的形式展現(xiàn)北朝時期的建筑風采,對研究北朝晚期社會生活、繪畫藝術以及中國古代建筑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來源:山西新聞網(wǎng)
(責任編輯:盧相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