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述方志敏的故事,也曾多次讀他在獄中寫下的《清貧》。2019年5月22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中特別指出:“‘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,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’,這是方志敏同志犧牲前留下的錚錚誓言。”
入黨后,方志敏積極在工人、農民中傳播馬克思主義。他領導建立的弋陽、橫峰縣蘇維埃政權,是全國最早一批成立的蘇維埃政權。1934年11月初,時任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的方志敏奉命率紅軍北上抗日,途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。為掩護中央紅軍轉移,方志敏帶領部隊同數倍于己的敵人苦戰(zhàn)七晝夜后,于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懷玉山被捕。
在獄中半年多的時間里,面對嚴刑逼供,方志敏始終大義凜然,堅貞不屈。他用敵人勸降的紙筆,寫下了《清貧》《可愛的中國》等16篇近14萬字的文稿和信件。這些名篇成為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食糧,給無數中華兒女以巨大的精神鼓舞。
丹心永照“后來人”

湖南衡陽市西湖公園內的夏明翰雕像
2020年9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,講述了夏明翰的故事——“馬日事變后湖南一片血雨腥風,革命者血流成河卻沒有被嚇倒。夏明翰身陷牢獄堅貞不屈,在給妻子的家書中發(fā)出‘堅持革命繼吾志,誓將真理傳人寰’的豪邁誓言?!?/p>
夏明翰出生于父親居官的湖北秭歸,12歲時隨全家回到家鄉(xiāng)湖南衡陽。少年夏明翰貼近勞苦大眾,對外國列強在中華大地上野蠻行徑極為憤慨。有一次他和母親途經漢口時,看到滔滔長江上懸掛著外國國旗的船艦橫沖直撞,當即寫下“國恥恨難消”的詩句。
1920年,夏明翰在長沙結識了毛澤東。1921年,經毛澤東、何叔衡介紹,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產黨,從此踏上革命道路。他積極領導并推動了學生運動、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的發(fā)展,是中國共產黨創(chuàng)建時期和大革命時期著名的革命活動家。
1928年3月18日,因叛徒出賣,夏明翰不幸在漢口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。在獄中,敵人對夏明翰施以酷刑,勸他投降,被嚴厲拒絕。
1928年3月20日清晨,夏明翰被押送刑場。在生命的最后時刻,年僅28歲的夏明翰寫下了那首氣壯山河的就義詩: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。殺了夏明翰,還有后來人!”
夏明翰犧牲后的3月22日,弟弟夏明震在湘南暴動中英勇獻身。同年6月,妹妹夏明衡面對敵人的抓捕,殉身成仁。夏明翰的弟弟夏明霹、外甥鄔依莊也先后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。
一門五烈士,在短暫但偉大的一生中,他們用熱血捍衛(wèi)信仰,激勵后人。
“王杰精神”薪火相傳

2018年12月14日,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王杰生前所在連官兵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
2017年12月13日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第71集團軍某旅王杰生前所在連,視察連隊榮譽室,走進“王杰班”與戰(zhàn)士座談。在王杰犧牲時遺留的血衣和鋼筆殘片前,總書記感慨地說:“我小時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,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!”與“王杰班”座談交流時,總書記強調,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是血性膽魄的生動寫照,要成為革命軍人的座右銘。
1942年10月,王杰出生在山東省金鄉(xiāng)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。他從小愛聽老一輩講英雄的故事,英雄情結在他心中扎下了根。
1961年8月,王杰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,成為原濟南軍區(qū)裝甲兵某部工兵營一連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(zhàn)士。入伍后,他嚴格要求自己,刻苦訓練,連續(xù)3年被評為“五好戰(zhàn)士”,兩次榮立三等功。
1965年7月14日,王杰在組織民兵訓練時突遇炸藥包意外爆炸。危急關頭,為保護在場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,他奮不顧身地撲向炸藥包,獻出了23歲的年輕生命。
當兵4年,王杰寫下了350多篇10余萬字的日記——“為了黨,我不怕進刀山、入火海;為了黨,哪怕粉身碎骨也甘心情愿?!薄案墒裁垂ぷ鞫家恍囊灰猓孕幸恢?,表里如一,埋頭苦干,踏踏實實?!薄拔覀円徊慌驴?、二不怕死,做一個大無畏的人?!薄蛔忠痪湔鎸嵱涗浵掠⑿鄢砷L的心路歷程。
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:“王杰精神過去是、現(xiàn)在是、將來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?!?/p>
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)